透析病人皮肤痒是常见并发症,与毒素蓄积、皮肤干燥、钙磷代谢紊乱、过敏反应、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
1. 毒素蓄积:透析虽能清除部分毒素,但无法完全替代肾脏功能,中大分子毒素会在体内蓄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可通过增加透析频率、优化透析方式,如采用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提高毒素清除率。
2. 皮肤干燥:透析过程中水分丢失,且患者皮脂腺、汗腺功能减退,导致皮肤干燥,进而引起瘙痒。可使用温和、滋润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减少洗澡次数,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
3. 钙磷代谢紊乱:肾脏功能受损,钙磷代谢失衡,高磷血症会使钙盐在皮肤沉积,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患者需控制磷摄入,避免食用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同时遵医嘱服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碳酸镧等。
4. 过敏反应:透析患者可能对透析器、消毒剂、药物等过敏,引发皮肤瘙痒。应及时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
5. 神经病变:尿毒症毒素可损害神经,导致皮肤感觉异常,出现瘙痒症状。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神经生长因子等,改善神经功能。
透析病人皮肤痒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问题,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同时注意皮肤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若皮肤瘙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