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酸主要由龋齿、牙周炎、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牙齿过度磨耗等原因引起。
1. 龋齿: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牙体硬组织被破坏,龋洞形成后,外界刺激容易通过龋洞传导至牙髓,引发牙酸症状。当龋坏接近牙髓时,牙酸会更加明显。
2. 牙周炎:牙菌斑、牙结石等刺激因素导致牙周组织发生炎症。随着病情发展,牙龈会逐渐萎缩,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牙根表面的牙骨质较薄,外界刺激容易传导至牙髓,从而产生牙酸。
3. 牙本质过敏: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受损,牙本质暴露,外界的冷热、酸甜、机械刺激等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引起牙齿敏感和酸痛。常见于刷牙方法不正确、过度磨损等情况。
4. 楔状缺损:多发生于牙齿唇、颊侧颈部,是由于刷牙方法不当、应力集中等原因导致牙颈部硬组织缓慢消耗而形成的缺损。楔状缺损会使牙本质暴露,引起牙酸症状。
5. 牙齿过度磨耗:长期咀嚼硬物、夜磨牙等不良习惯会导致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过度磨损,牙本质暴露,从而出现牙酸现象。
针对牙酸问题,治疗方法多样。对于龋齿,需及时进行补牙,去除龋坏组织后用补牙材料填充。牙周炎患者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如洗牙、刮治等。牙本质过敏可使用脱敏牙膏,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常用药物有氟化钠甘油、氯化锶溶液、碘化银等,使用时需遵医嘱。楔状缺损较浅时可进行脱敏处理,较深时则需补牙。牙齿过度磨耗患者可佩戴咬合垫,同时改变不良咀嚼习惯。
牙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口腔问题,了解这些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缓解牙酸症状,摆脱牙齿敏感困扰。若牙酸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