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鼻塞可采用热敷、生理盐水洗鼻、按摩穴位、使用药物、调整睡姿等方法。
1. 热敷: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缓解鼻塞。用热毛巾敷在鼻根部,每次15 - 20分钟,每天可进行3 - 4次。热蒸汽也有类似作用,可在杯中倒入热水,将鼻子靠近杯口,吸入蒸汽,但要注意避免烫伤。
2. 生理盐水洗鼻:生理盐水洗鼻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炎症介质,减轻鼻黏膜水肿。使用专用的洗鼻器或注射器,将生理盐水缓慢注入一侧鼻腔,让其从另一侧鼻腔流出。每天可进行1 - 2次。
3. 按摩穴位:按摩特定穴位可刺激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鼻塞症状。常见穴位有迎香穴、鼻通穴等。用手指轻轻按揉这些穴位,每次按揉1 - 2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
4. 使用药物:药物能有效缓解鼻塞。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赛洛唑啉滴鼻液等,可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充血;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减轻鼻黏膜过敏反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5. 调整睡姿:对于单侧鼻塞,可采用侧卧位,将鼻塞一侧朝上,有助于减轻该侧鼻腔充血,缓解鼻塞。同时,适当垫高枕头,使头部稍高于身体,也可减轻鼻腔充血。
鼻塞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可尝试上述方法缓解。若鼻塞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头痛、咳嗽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