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普及泌尿系感染知识,需关注疾病定义、症状表现、感染原因、抗生素选择、合理使用原则等。
1. 疾病定义:泌尿系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尿道、膀胱、输尿管和肾脏等部位。
2. 症状表现: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痛、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脓毒症。
3. 感染原因: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中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此外,机体免疫力下降、尿路梗阻、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医源性因素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4. 抗生素选择: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等。选择抗生素时需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决定。
5. 合理使用原则:使用抗生素前应留取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要足量、足疗程用药,避免过早停药导致感染复发。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此外,还应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社区普及泌尿系感染知识,对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至关重要。了解疾病的定义、症状、感染原因,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居民若出现疑似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