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常见慢性病,针灸竟能这样防治!》

常见慢性病中,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较为普遍。针灸防治高血压可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血管功能;防治糖尿病能调节内分泌、促进代谢;防治颈椎病可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紧张。此外,还可配合药物如硝苯地平、二甲双胍、布洛芬等进行综合治疗。

1.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针灸防治高血压主要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曲池、足三里、太冲等,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血管的弹性和舒缩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可配合使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卡托普利等降压药物,但需遵医嘱。

2.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针灸防治糖尿病可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选取的穴位有胰俞、肺俞、脾俞等。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阿卡波糖等,具体用药应遵循医生指导。

3. 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迫。针灸防治颈椎病能疏通颈部经络,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和麻木等症状。常用穴位有颈夹脊、风池、肩井等。疼痛明显时可配合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止痛,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4. 综合调理:在进行针灸防治慢性病的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合理的饮食,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

5. 定期复查:无论是高血压、糖尿病还是颈椎病患者,在接受针灸和药物治疗期间,都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评估颈椎的恢复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针灸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这3种常见慢性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针灸治疗应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相结合,并且要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所有药物的使用都需遵医嘱。若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