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是常见口腔问题,病因多样,如牙龈炎、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治疗牙疼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漱口水、清热解毒中成药、局部麻醉剂等。
1.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能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
2. 抗生素:当牙疼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等,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甲硝唑等。阿莫西林和头孢呋辛酯属于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破坏细菌DNA结构。
3. 漱口水:可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缓解炎症。例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过氧化氢溶液等。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有广谱杀菌作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过氧化氢溶液有消毒、防腐作用。
4. 清热解毒中成药:部分中成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辅助治疗牙疼,如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丁细牙痛胶囊等。这些药物多由多种中药材组成,通过调节人体机能,减轻炎症和疼痛。
5. 局部麻醉剂:在牙疼剧烈且其他方法难以缓解时,可使用局部麻醉剂暂时止痛,如丁卡因凝胶等。涂抹于疼痛部位,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感觉减退。
牙疼病因复杂,选药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使用药物前应咨询专业医生,遵医嘱用药。若牙疼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