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引发腰痛,与长期不良姿势、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当、腰部过度负荷、环境因素、腰椎先天畸形等有关。
1. 长期不良姿势:长期弯腰工作、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会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充分休息,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腰肌劳损,导致腰痛。比如办公室职员长期伏案工作,出租车司机长时间开车,都属于这种情况。
2. 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当:腰部突然受到外力扭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损伤的肌肉、筋膜等组织无法完全修复,就会形成慢性炎症,进而发展为腰肌劳损,引起反复的腰痛。
3. 腰部过度负荷: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员等人群,腰部经常承受较大的负荷,容易导致腰部肌肉疲劳、损伤。例如搬运工人长期搬运重物,举重运动员进行高强度训练等,都会增加腰肌劳损的发病几率。
4.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腰部肌肉会受到寒冷刺激而收缩,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的营养供应不足,代谢产物堆积,容易引发腰肌劳损,出现腰痛症状。
5. 腰椎先天畸形: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隐性脊柱裂等腰椎先天畸形,会使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发生改变,腰部肌肉为了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增加了腰肌劳损的发生风险。
治疗腰肌劳损,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氯唑沙宗等,能起到消炎止痛、松弛肌肉的作用,但需遵医嘱使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也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同时,患者要注意纠正不良姿势,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如果腰痛症状严重且持续不缓解,建议到正规医院的骨外科或疼痛专科就诊。
腰肌劳损是导致腰痛的常见原因,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腰痛症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