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心包炎的 5 大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肿瘤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
1. 感染因素:多种病原体可引发感染性心包炎。病毒是常见病原体之一,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直接侵犯心包,或通过免疫反应引起心包炎症。细菌感染也较为常见,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邻近组织器官感染蔓延等途径侵犯心包。此外,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性心包炎也不容忽视,常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
2. 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累及心包引发炎症。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可与心包组织发生免疫反应,造成心包损伤和炎症。类风湿关节炎也可累及心包,导致心包积液、粘连等病变。此外,风湿热等疾病也可引起自身免疫性心包炎。
3. 肿瘤因素:肿瘤侵犯心包是心包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原发性心包肿瘤较为罕见,如心包间皮瘤等。而继发性肿瘤转移至心包则更为常见,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可通过血行转移或直接侵犯累及心包,导致心包炎症和积液。
4. 物理因素:胸部外伤、心脏手术等物理因素可直接损伤心包,引发炎症反应。胸部穿透伤、钝挫伤等可导致心包破裂、出血,进而引起感染和炎症。心脏手术过程中,心包受到牵拉、损伤,术后也可能出现心包炎,表现为发热、胸痛、心包摩擦音等症状。
5. 化学因素:某些药物可引起心包炎,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过敏反应或直接毒性作用损伤心包组织,导致炎症发生。此外,放射性治疗胸部肿瘤时,高剂量的放射线可对心包造成损伤,引发放射性心包炎。
心包炎的病因较为复杂,感染、自身免疫、肿瘤、物理和化学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该病。了解这些常见病因,有助于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疑似心包炎的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