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义齿易引发的3种口腔疾病及防治方法

活动义齿易引发的3种口腔疾病包括义齿性口炎、龋病、牙周炎。义齿性口炎是义齿表面的微生物引发炎症;龋病是因义齿清洁不佳导致细菌滋生腐蚀牙齿;牙周炎则是义齿刺激周围牙周组织所致。防治方法包括保持义齿清洁、合理饮食、定期检查等。

1. 义齿性口炎:活动义齿佩戴过程中,义齿与口腔黏膜紧密贴合,容易积累食物残渣和细菌。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在义齿表面大量繁殖,引发义齿性口炎。患者口腔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白色假膜。治疗时,可使用制霉菌素片、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但需遵医嘱。日常要注意义齿的清洁,晚上睡前取下义齿,浸泡在义齿清洁液中。

2. 龋病:活动义齿覆盖在天然牙表面,如果清洁不彻底,食物残渣会滞留在义齿与牙齿的缝隙中。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导致龋病发生。患者牙齿可能出现龋洞,遇冷热酸甜刺激时会感到疼痛。治疗龋病,通常需要去除龋坏组织,然后用补牙材料如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等进行填充。患者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及时取下义齿清洗,同时清洁天然牙。

3. 牙周炎:活动义齿如果设计不合理或佩戴不合适,会对周围的牙周组织产生不良刺激。长期的刺激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最终引发牙周炎。患者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症状。治疗牙周炎,可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控制炎症,但要遵医嘱。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牙周治疗,如洗牙、刮治等,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活动义齿,并定期调整。

4. 保持义齿清洁:每天至少清洗义齿两次,使用软毛牙刷和义齿清洁剂,避免使用热水或酒精浸泡义齿,以免义齿变形。

5.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以免损坏义齿或导致义齿移位。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口腔组织的抵抗力。

6. 定期检查:佩戴活动义齿后,要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义齿佩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 正确佩戴义齿: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佩戴和取下义齿,避免暴力操作损伤口腔组织。

8. 义齿保养:义齿不佩戴时,应浸泡在清水中,避免义齿干燥变形。

活动义齿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牙齿的功能,但如果佩戴和护理不当,容易引发义齿性口炎、龋病、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患者要重视义齿的清洁和保养,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一旦出现口腔不适,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