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发病率远超脑梗塞 真实数据告诉你

脑中风和脑梗塞是常见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发病率高于脑梗塞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年龄增长、缺乏运动等。

1.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中风和脑梗塞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使脑血管承受较大压力,导致血管壁受损、变脆,增加破裂出血风险,引发出血性脑中风。同时,高血压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使血管管腔狭窄,易形成血栓,进而导致脑梗塞。但高血压对脑中风整体发病的影响更为显著,很多高血压患者最终发展为脑中风,使得脑中风发病率升高。

2.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较高,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引发脑梗塞。高血糖还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血管自主调节能力下降,增加脑出血风险,引发脑中风。糖尿病引发的多种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综合作用下使脑中风发病率上升。

3. 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对脑血管危害大。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酗酒会使血压升高,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导致血脂异常,也会增加脑血管破裂和堵塞风险。不良生活方式在人群中较为普遍,大大提高了脑中风发病率。

4.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人体血管会逐渐老化,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脑血管也不例外,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钙化等。这些病变会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流不畅,增加脑梗塞和脑中风风险。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血管病变的耐受性更差,脑中风发病几率相对更高。

5.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减缓,脂肪堆积,易引发肥胖、高血脂等问题。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液循环,高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脑血管健康,增加脑中风和脑梗塞发病风险。缺乏运动人群基数大,使得脑中风发病率整体上升。

治疗脑中风和脑梗塞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脑中风发病率高于脑梗塞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年龄增长和缺乏运动等。日常生活中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