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吃降压药血压还高,可从调整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排查继发因素、监测血压、定期复诊等方面处理。
1. 调整药物:首先可考虑增加原有降压药物的剂量,但需谨慎,因为过量用药可能带来不良反应。也可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与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或与氯沙坦、缬沙坦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用;还可搭配氢氯噻嗪等利尿剂。不过,药物的调整一定要遵医嘱。
2. 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上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同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此外,要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3. 排查继发因素:某些疾病可能导致血压居高不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肾功能、肾上腺超声、肾动脉造影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4. 监测血压:要正确测量血压,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在安静状态下测量。测量时间应包括清晨起床后、服药前、下午、晚上等不同时段,详细记录血压值,以便医生了解血压波动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5. 定期复诊:老年人应定期到医院复诊,与医生沟通血压控制情况、用药反应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后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吃降压药血压还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调整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排查继发因素、监测血压和定期复诊等措施,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但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