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引发肺炎概率较高,原因包括生理结构特点、喂养方式不当、吞咽功能不完善、呼吸道感染、疾病影响等。急救措施有体位引流、清除口腔异物、刺激哭叫咳嗽、心肺复苏、及时送医等。
1. 呛奶引发肺炎的原因:
生理结构特点:婴儿的胃呈水平位,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容易导致奶液反流,从而增加呛奶引发肺炎的风险。
喂养方式不当:如喂奶过快、过急,奶嘴孔径过大,宝宝在吃奶时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导致呛奶。
吞咽功能不完善: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能很好地协调呼吸和吞咽,容易发生呛奶。
呼吸道感染:宝宝患有呼吸道感染时,鼻腔和咽喉部分泌物增多,会影响呼吸和吞咽,增加呛奶的可能性,进而引发肺炎。
疾病影响:某些疾病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影响宝宝的吞咽和呼吸功能,导致呛奶频繁发生,引发肺炎的概率也会升高。
2. 呛奶的急救措施:
体位引流:如果宝宝是轻微呛奶,可以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流入气管;如果宝宝呛奶严重,应立即让宝宝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 - 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4 - 5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清除口腔异物: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缠在手指上,深入宝宝口腔,将其中的奶汁清除,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
刺激哭叫咳嗽:用力拍打宝宝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让其感到疼痛而哭叫或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的奶咳出,缓解呼吸。
心肺复苏:如果宝宝没有哭声且面色发紫,提示情况非常危险,在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及时送医:经过上述处理后,即使宝宝恢复正常,也建议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没有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呛奶在婴儿时期较为常见,但引发肺炎的概率不容小觑。了解呛奶引发肺炎的原因,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保障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在日常喂养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喂养,尽量减少呛奶的发生。一旦发生呛奶,要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并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