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促排针副作用究竟有多严重

促排针副作用包括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增加卵巢癌风险、内分泌紊乱、情绪波动等。

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促排针会促使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使卵巢体积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液积聚于组织间隙,引起腹水、胸水,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等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2. 多胎妊娠:促排针会增加排卵数量,使受孕时多胎妊娠的几率上升。多胎妊娠相较于单胎妊娠,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胎儿也更容易出现早产、低体重、发育迟缓等问题。

3. 增加卵巢癌风险:长期、频繁使用促排针,可能会使卵巢反复受到刺激,导致卵巢上皮细胞的损伤和修复过程频繁发生,从而增加卵巢癌的发生风险,但这种风险的增加并非绝对。

4. 内分泌紊乱:促排针会干扰女性正常的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等情况,还可能影响甲状腺、肾上腺等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

5. 情绪波动:促排过程中,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6. 其他:部分患者在注射促排针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一般在药物吸收后症状会逐渐缓解。

促排针虽然在辅助生殖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也存在多种副作用。在使用促排针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