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虽有益,但也存在副作用危害健康,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感染风险、代谢紊乱、耐药性问题等。
1. 胃肠道不适:部分人服用益生菌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益生菌进入肠道后,会与肠道内原有的菌群相互作用,可能打破原有的菌群平衡。比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散等,服用后可能会引起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一般在调整剂量或停用后会逐渐缓解。
2. 过敏反应:对于一些对益生菌过敏的人群,摄入益生菌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益生菌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过敏症状出现。像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可能会使过敏者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 感染风险:在特定情况下,益生菌可能会引发感染。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正在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等,益生菌中的细菌有可能突破人体的免疫防线,进入血液或其他组织器官,从而导致感染。例如,在一些免疫缺陷患者中,服用含有肠球菌的益生菌制剂后,可能会发生肠球菌感染。
4. 代谢紊乱:长期大量服用益生菌可能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益生菌在肠道内的代谢活动可能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代谢紊乱。比如,可能会影响血糖、血脂的代谢,使血糖、血脂水平出现异常波动。
5. 耐药性问题:如果长期使用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益生菌,可能会导致肠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这些耐药菌可能会在肠道内传播,甚至可能传播给其他细菌,增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难度。
益生菌虽然在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有一定益处,但也存在多种可能危害健康的副作用。在使用益生菌时,应充分了解其潜在风险,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