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危害大,早筛早治是关键

大肠息肉危害较大,会引发肠道梗阻、便血、癌变、肠道刺激症状、影响消化功能等。

1. 引发肠道梗阻:大肠息肉不断生长,体积逐渐增大,可能会阻塞肠道,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引起肠道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2. 导致便血:息肉表面的黏膜比较脆弱,在粪便通过时容易受到摩擦,从而引起出血。便血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重者则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鲜血便。长期便血还可能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

3. 发生癌变:某些类型的大肠息肉,如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息肉细胞可能发生异常增生和突变,逐渐发展为大肠癌。一旦癌变,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预后也相对较差。

4. 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大肠息肉可能会刺激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加快或痉挛,导致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这些肠道刺激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5. 影响消化功能: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息肉的存在可能会干扰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不充分,可能导致营养物质的丢失,引起营养不良等问题。

大肠息肉的危害不容小觑,可引发多种不良后果。因此,早筛早治至关重要。定期进行体检和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大肠息肉。一旦发现息肉,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内镜下切除等。常用的辅助治疗药物有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如果出现肠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肛肠外科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大肠息肉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