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中眩晕治疗的关键环节包括准确了解病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药物使用说明、心理支持与疏导、定期随访与反馈等。
1. 准确了解病情:医生需详细询问眩晕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情况,如是否伴有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等。还应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史等,这有助于明确眩晕的病因,如耳石症、梅尼埃病、颈椎病等。
2. 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在明确病因后,医生应向患者解释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如耳石复位治疗耳石症,药物治疗梅尼埃病等。常用药物有甲磺酸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地芬尼多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与医生共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3. 药物使用说明:医生要向患者说明所使用药物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例如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改善内耳循环,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同时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4. 心理支持与疏导:眩晕发作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治疗的信心。
5. 定期随访与反馈:治疗过程中,医生需安排患者定期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患者应及时向医生反馈自身症状的改善情况、是否出现新的症状等,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医患沟通中,准确了解病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药物使用说明、心理支持与疏导以及定期随访与反馈等关键环节,对于眩晕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