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引发阵痛时,上腹部、右上腹、左上腹、下腹部、脐周部位的疼痛需要留意,这些部位的疼痛可能预示着不同的健康问题。
1. 上腹部:上腹部疼痛可能与胃部疾病相关,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病。胃部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或损伤,在病情发作时会引发阵痛。慢性胃炎通常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炎症刺激胃黏膜神经导致疼痛。胃溃疡则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的溃疡面,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加,刺激溃疡部位引发疼痛。治疗上可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2. 右上腹:右上腹疼痛要警惕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胆囊位于右上腹,当胆囊出现炎症或有结石梗阻时,会引起右上腹阵痛。胆囊炎多由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等原因导致,炎症刺激胆囊壁引起疼痛。胆结石则是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析出形成结石,结石移动或嵌顿在胆囊管时会引发剧痛。治疗药物有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胆宁片等,用药应遵循医嘱。
3. 左上腹:左上腹疼痛可能和脾脏疾病、胰腺疾病有关。脾脏肿大、脾周围炎等脾脏疾病可能导致左上腹隐痛。而胰腺炎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多由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等因素诱发。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内被激活,消化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和疼痛。治疗胰腺炎可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乌司他丁等药物,具体治疗方案需医生根据病情制定。
4. 下腹部:女性下腹部疼痛可能与妇科疾病有关,如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等。这些疾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长期刺激盆腔组织,导致下腹部坠胀、疼痛。男性下腹部疼痛可能和前列腺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病有关。前列腺炎是由于前列腺受到细菌或非细菌性因素刺激引发炎症,膀胱炎则是膀胱黏膜受到细菌感染。治疗妇科疾病可使用妇科千金片、花红片、金刚藤胶囊等药物;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可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药物,用药都要遵医嘱。
5. 脐周:脐周疼痛常见于肠道疾病,如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肠炎通常是由于饮食不洁,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发脐周阵痛。肠易激综合征则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与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有关,肠道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治疗肠炎可使用诺氟沙星、黄连素、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使用匹维溴铵、曲美布汀、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具体用药需咨询医生。
当肚子出现阵痛时,不同部位的疼痛可能暗示着不同的慢性病。及时关注疼痛部位并了解可能的病因,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但仅凭疼痛部位不能确诊疾病,若出现肚子阵痛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