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脱臼久不恢复会造成关节僵硬、习惯性脱臼、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神经损伤等危害,同时在处理手脱臼时存在自行复位、忽视固定、过早活动、不重视康复训练、不及时就医等误区。
1. 关节僵硬:手脱臼后若久不恢复,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会发生粘连,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最终导致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手部的正常功能,如无法完成抓握、伸展等动作。
2. 习惯性脱臼:初次脱臼后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恢复,关节囊和韧带等结构没有完全修复,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容易再次发生脱臼,形成习惯性脱臼。
3. 创伤性关节炎:脱臼时关节面会受到损伤,久不恢复会导致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弹响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
4. 肌肉萎缩:手脱臼后由于长时间不活动,手部的肌肉会因缺乏锻炼而逐渐萎缩。肌肉萎缩会导致手部力量减弱,进一步影响手部的功能和稳定性。
5. 神经损伤:脱臼部位可能会压迫或损伤周围的神经,若久不恢复,神经损伤可能会加重,导致手部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手部的运动功能。
6. 自行复位:很多人在手脱臼后,没有专业知识就自行尝试复位,这样不仅可能无法正确复位,还会加重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
7. 忽视固定:有些人认为脱臼复位后就万事大吉,不重视关节的固定。实际上,固定是为了让受伤的关节囊、韧带等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修复,不固定或固定时间不足,会影响恢复效果,增加再次脱臼的风险。
8. 过早活动:在关节还没有完全恢复时就过早进行活动,会使受伤的组织再次受到牵拉和损伤,延缓恢复时间,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9. 不重视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对于手脱臼后的恢复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往往忽视这一点。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10. 不及时就医:手脱臼后没有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可能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发生。
手脱臼久不恢复会带来诸多危害,同时在处理手脱臼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手脱臼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复位、固定和康复训练,避免陷入误区,以促进手部功能的良好恢复。